院校類型: | 綜合大學 | 院校性質: | 公立 | 建校時間: | 1948年 | 是否教育部認證: | 獲得認證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學生人數(shù): | 50000人 | 學位課程: | 本科,研究生 | 國際生比例: | 18 | ||
地理位置: | 德國 柏林 柏林 |
柏林自由大學創(chuàng)立于1948年,位于德國首都柏林,以“真實、公平、自由”為校訓,是享譽世界的德國歷史名校。教學和科研領域廣泛,15個院系和中心研究所提供超過150個涵蓋各領域的學術課程,是德國首都最大的綜合性大學。2007年成為政府評選的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。
費用類型 | 學位 | 最高費用(RMB/年) | 最低費用(RMB/年) |
---|---|---|---|
學費 | 研究生 | 0.0000 | 0.0000 |
生活費 | 研究生 | 80000.0000 | 60000.0000 |
學費 | 本科 | 0.0000 | 0.0000 |
生活費 | 本科 | 80000.0000 | 60000.0000 |
柏林大學是德國歷史名校,冷戰(zhàn)期間,位于柏林菩提樹下大街(Unter den Linden)的原柏林大學劃歸東柏林,受以蘇聯(lián)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管治。為了追求學術自由,原柏林大學的部分師生出走,在美英等西方陣營的支持下在西柏林成立了柏林自由大學,成為西德學術重鎮(zhèn)。今天的柏林自由大學是德國首都柏林最大的綜合性公立大學,也是由德國政府評出的九所精英大學之一,是德國最杰出的大學之一。柏林自由大學很多優(yōu)秀科研項目將獲得政府特殊資助。自由大學的教學和研究領域十分廣泛,其中大部分研究生課程面向年輕的科研人員,為他們提供相應的研究型教學;大學也同樣關注國際博士研究生的培養(yǎng),在自然科學(如化學,生物學,物理學,藥劑學等)學科中專門設置了英語授課形式。但對于希望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學習的學生來 說,熟練掌握德語卻是入學的必要條件之一。在自由大學進修的學者、學生非常受益于柏林豐富的研究機構、博物館和圖書館。柏林,作為德國首都,不但 是一個多元化的科學和文化名城,還在東、西歐之間架 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。在這里每年都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、體育和休閑活動。柏林自由大學為學術自由而建,“真實、公平、自由”成為影響自由大學歷史的座右銘。
語言考試類型 | 學位類型 | 最低分數(shù) |
---|---|---|
Test DaF/DSH | 本科 | 16分/2級 |
雅思 | 本科 | 6.5 |
Test DaF/DSH | 研究生 | 16分/2級 |
雅思 | 研究生 | 6.5 |
能力考試類型 | 學位類型 | 最低分數(shù) |
---|
通用類型 | 費用類型 | 最高費用(RMB/年) | 最低費用(RMB/年) |
---|---|---|---|
研究生 | 學費 | 0.0000 | 0.0000 |
研究生 | 生活費 | 80000.0000 | 60000.0000 |
本科 | 學費 | 0.0000 | 0.0000 |
本科 | 生活費 | 80000.0000 | 60000.0000 |
學位類型 | 截止日期 |
---|---|
本科 | 7月15日 |
研究生 | 7月15日 |
學位類型 | 截止日期 |
---|---|
本科 | 暫無 |
研究生 | 暫無 |
諾貝爾獎獲得者:Ernst Ruska, (名譽教授,物理學獎 1986);Reinhard Selten, (曾任教授,經(jīng)濟學獎 1994);Gerhard Ertl,(名譽教授,化學獎 2007);Ulrich Cubasch,(參與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(yè)委員會的氣候評估報告,和平獎 2007)15位萊布尼茨研究獎 (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-Preis)獲得者Wofram Saenger,生物化學(1988); Volker Erdmann, 生物化學 (1988);Randolf Menzel, 神經(jīng)生物學 (1991); Irmela Hijiya-Kirschnereit, 日語研究 (1992);Jürgen Kocka, 歷史學 (1992); Johann Mulzer, 有機化學 (1994);Peter Schaeffer, 猶太研究 (1994); Emo Welzl, 計算機科學 (1995);Onno Oncken, 地質學 (1998); Regine Hengge-Aronis, 微觀生物學 (1998);Joachim Küpper, 羅馬語言文學 (2001);Rupert Klein, 數(shù)學 (2003);Gerhard Huisken (2003, 數(shù)學和計算機科學學院名譽教授/馬克斯-普朗克引力物理研究所);Gabriele Brandstetter, 戲劇研究 (2004); Gyburg Radke, 傳統(tǒng)語言學 (2006)
已輸入0/300
提交后,我們將于1-3個工作日內進行電話回訪,確認您的咨詢需求。
手機請直接輸入:如1860086xxxx
座機前加區(qū)號:如01059992xxxx
請輸入您的電話號碼,點擊通話,稍后您將接到我們的電話,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,請放心接聽!